盐亭站发布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数据集

       近日,四川盐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盐亭站)在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生态网络云平台(http://www.nesdc.org.cn)发布了“2008-2013年川中丘陵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数据集”等7个长期监测和文献整合数据集,用户可在线获取数据。截至目前,盐亭站已在生态网络云平台发布水、土、气、生、特色研究等各类长期监测研究数据集15个。

       盐亭站数据发布主页:点击访问

01  盐亭站概况介绍

       盐亭站建于1980年,是长江上游唯一的国家农田生态系统科学观测研究站。40多年以来,盐亭站是以亚热带四川盆地农业生态区(VA5)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础性、公益性的长期试验与观测平台,持续关注区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水环境安全,在资源调查、野外观测和科学研究诸方面均获得了长足进展。随着观测手段和技术的进步,近20年来盐亭站发展迅速,在野外观测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盐亭站一直按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CNERN)的操作规程,严格遵照监测指标规范进行观测和数据采集,对长期监测数据及研究数据开展了系统整理、加工。

1  远观盐亭站综合观测场

 

02 特色数据集介绍

1)盐亭站长期观测研究数据论文数据集

       盐亭站一直致力于台站数据的开放与共享,近年来在《中国科学数据》期刊先后发表了7篇水文、生物、气象、特色研究等方面数据论文,相应的数据集也在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发布共享。这些数据产品的发布和共享为开展以土壤圈层为核心的紫色土水--植物-大气界面过程的综合试验与观测研究,探索节水、保土、省肥、高产、优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为长江上游紫色土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区域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数据集列表:(点击数据集可访问)

      (a) 2005–2015年川中丘陵区旱坡地主要作物的生物量(地上和地下)与叶面积指数数据集

      (b) 2009-2018年西南典型紫色土丘陵区土壤含水量变化数据集

      (c) 2011-2020年川中丘陵区典型人工桤柏混交林凋落物回收量月动态数据集

      (d) 2014年川中丘陵区自然沟渠干湿季水环境基本状况数据集

      (e) 2008-2013年川中丘陵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数据集

      (f)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四川重庆土种志数据集

      (g) 四川盆地紫色岩及其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数据集(1990年以前)

  

2 盐亭站关注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21998-2008年四川盐亭站定位观测专题数据集

       该专题数据集是在数据中心协助下,基于2011年出版的《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丛书《农田生态系统》卷《四川盐亭站》分册开展数字化加工,通过完善元数据并与实体数据相关联所生产的数据产品。该专题数据集包括了1998-2008年盐亭站水、土、气、生等8个数据产品。

       专题数据集访问链接:点击访问

3  俯瞰盐亭站部分观测场与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