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山站发布2005-2015年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数据集
- : 大岗山站
- :2023-08-31
近日,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大岗山站)在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生态网络云平台(http://www.nesdc.org.cn)发布了2005-2015年江西大岗山站定位观测专题数据集,包含水、土、气、生等4个长期监测数据集,用户可在线访问获取数据。
1、大岗山站介绍
大岗山站创建于1980年,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的主要台站,也是科学技术部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大岗山站所在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处于华东南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及马尾松黄山松(台湾松)毛竹林杉木区,典型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和毛竹林。近年来,生态站紧紧围绕“四个定位”的建站思路,开展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积累了第一手的观测数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支撑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为南方红壤生态脆弱区研发保护与修复寻找“特效药”、为罗霄山区国家储备林工程提供“听诊器”、为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区精准生态扶贫寻找“印钞机”和为罗霄山区绿色碳中和创新森林全口径碳捕获提供“显微镜”。大岗山站在基础设施建设、观测研究、成果产出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综合评估中名列前茅,为优秀国家野外站。
图1 大岗山站观测塔群
2、2005-2015年江西大岗山站定位观测专题数据集
继2011年出版《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丛书后,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立足国家野外生态观测台站长期监测数据,围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生态系统过程与变化”等主题,组织国家站开展了新一版的观测与研究数据集的出版工作。大岗山站结合该项任务及本站数据开放共享实践,对野外实测数据开展了大量的统计汇编和精简编撰工作,出版了《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丛书《森林生态系统》卷《江西大岗山站(2005-2015)》专著。
图2 大岗山数据集专著
在专著的基础上,大岗山站依据生态长期观测数据产品规范开展了数字化加工,通过完善元数据并与实体数据相关联,形成了2005-2015年江西大岗山站定位观测专题数据集,主要包括2005-2015年大岗山站水、土、气、生等4个数据产品。这些数据产品的发布和共享可为区域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动态研究及生态学模型的验证和发展、遥感产品地面真实性检验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链接:
图3 大岗山站气象观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