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出版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 年开始,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布规律,科技部牵头开展了国家野外站的布局、遴选和系统建设。经过20 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家野外站形成了由五大领域共167 个站点组成的科技平台。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是国家野外站的重要领域,涵盖森林、草地、农田、荒漠、湿地、湖泊、海洋和城市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以及地球关键带、喀斯特和生物多样性等区域性观测研究对象。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明确提出加强国家野外站观测技术体系标准化建设:制定完善系列科学观测规范与标准,开展长期定位观测,获取第一手的原始观测数据,建立稳定运行的数据汇聚系统。当前,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指导下,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过程中,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迫切需要国家野外站组织制定统一的观测技术规范,开展规范化的联网观测,获取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创新科学认知,开展科技示范,从而充分发挥野外站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作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支撑。

 

“面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国家野外站也亟须从顶层设计、基础能力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体系化建设,才能更有效实现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支撑。我相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丛书的出版一方面将促进国家野外站管理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将有效推动国家野外站观测研究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并取得更高水平研究成果,更有效地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宜瑜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国家野外站分布范围跨越我国从南到北的不同气候带及从西到东的不同地理环境,涵盖了不同气候区的地带性植被,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对观测技术规范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目前国家野外站来源较为多样,包括多个科研机构、不同行业部门和高等院校等,各台站的成立时间、基础设施、技术能力、服务对象和建设目标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受上述几个因素的影响,目前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野外站的观测技术规范在技术体系和观测内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有效指导不同类型野外站观测技术体系的构建,并加强国家野外站的统筹管理,客观上需要制定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框架体系。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 第一卷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丛书的首个领域系列,共13册。本规范由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标准专家组统一指导,依托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野外站,以国家战略需求和长期生态学研究为导向,根据国家野外站的功能定位,结合观测对象的主要特征、学科发展趋势和区域发展任务,在现有相关观测技术规范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野外站的观测目标、观测任务与内容、观测指标体系、观测场地系统、观测技术方法、数据管理等相关内容的总体要求,用于规范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野外站的观测研究,保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数据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比性,有效推动国家野外站的联网观测研究,直接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

 

▲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体系。体系组成包括7 个方面:观测目标、任务与内容、指标体系、场地系统、技术方法、数据管理、保障措施等。

 

▲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野外站的观测任务、内容与指标分类体系

 

“2021 年6 月,科技部基础司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启动了国家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的研究编制工作,并成立了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标准专家组”,组织不同领域技术骨干开展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的编写工作。


两年多来,数百名野外站一线科研人员开展全力协作,围绕技术规范的编制进行了百余次不同规模的研讨和修改。作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标准专家组组长,我参与了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的整个过程,也见证了野外站科研精神的传承,很欣慰地看到一支甘心扎根野外、勇于奉献和致力于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科技队伍的成长。


随着国家野外站五大领域的观测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的完成,该成果将以丛书形式陆续出版,并将很快开展相应的野外站宣贯工作,从而有效推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为更好地发挥国家野外站科技平台作用,助力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基础性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贵瑞


本文摘编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 第一卷,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全十三册)》(编写委员会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3)《总则》“1 引 言”,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78220-5

责任编辑:李 迪 高璐佳

 

开展长期的、规范化的科学观测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首要任务,也是获取高质量科学数据和开展联网研究的基础与保障。本系列规范以国家战略需求和长期生态学研究为导向,指出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的基本任务与内容,提出了野外站长期观测与专项观测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明确了本领域不同类型野外站的观测指标体系、观测技术方法和观测场地建设要求,制定了明确的数据汇交与管理要求,以保证观测数据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比性,从而推动开展全国和区域尺度的联网观测与研究。本系列规范适用于指导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及相关行业部门野外站开展观测研究工作。

本系列规范可供生态学、生物学、农林科学、环境科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科研人员开展野外观测研究工作参考使用。

 

 (本文编辑:刘四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