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数据 |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牛书丽团队发布基于FLUXNET的全球生态系统呼吸最适温度数据集

       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团队(负责人:牛书丽研究员)基于FLUXNET2015数据,制备了全球生态系统呼吸最适温度数据集,并通过生态网络云平台(http://www.nesdc.org.cn)发布。数据集以Excel和MAT格式存储,用户可在线访问获取数据该数据集适用于生态学、气候学和碳循环研究领域为理解生态系统呼吸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widespread thermal optimality of ecosystem respiration为题,发表于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

       生态系统呼吸(ER)是生物圈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温度响应特征对预测气候变化-碳循环反馈至关重要。然而,以往研究对ER是否存在最适温度及其空间格局缺乏系统认识。为此,研究团队分析了全球212个FLUXNET站点的ER温度响应曲线,发现183个站点的ER呈现抛物线型温度响应曲线,表明生态系统呼吸的最适温广泛存在于不同生物群落中。基于此,团队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升尺度生成了全球0.5°分辨率的生态系统呼吸的最适温数据集,涵盖当前气候(2001-2010年)和未来气候情景(SSP2-4.5,2091-2100年)下的预测结果。

1 2001-2010年全球生态系统呼吸的最适温0.5°×0.5°分辨率

       数据集的主要特征和发现包括:

       1. 数据来源与验证:基于FLUXNET183个站点的观测数据,结合气候和土壤变量(如年最高温、生长季温度等),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可解释ER的最适温变异的70%以上。

       2. 空间格局:当前气候下,ER的最适温呈现明显的纬度梯度,热带森林和干旱区的最高值接近30°C,而高纬度地区最低值约为10°C。

       3. 未来变化: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ER的最适温预计从22.6°C升至26.0°C,且与光合最适温度的适应幅度显著相关。

       4. 应用价值:数据集填补了全球尺度ER温度适应性参数的空白,为改进碳循环模型提供了关键依据。

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881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802102)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信息

       Chen, W., Wang, S., Wang, J. et al. Evidence for widespread thermal optimality of ecosystem respiration. Nat Ecol Evol 7, 1379–1387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3-02121-w

       数据链接:

       基于flux-net2015的生态系统呼吸最适温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