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一数 | 太湖站:2007–2015年太湖水体理化监测数据集
- :太湖站
- :2025-07-15
台站介绍
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太湖站”),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批准建立,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野外站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员。太湖站是一个以湖泊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长期积累大型湖泊资料、具有滨湖位置优势的综合性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其定位为“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即: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的资料数据积累中心、我国湖泊科学理论的野外试验基地、湖泊资源优化利用与生态系统恢复的示范基地、湖泊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国际浅水湖泊科学交流基地。
太湖站瞄准浅水湖泊生态环境研究国际一流野外站的建站目标,以湖泊生态系统观测评估理论与方法、湖泊物理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湖泊界面化学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浅水湖泊生物生态学以及湖泊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浅水湖泊环境与生态演化资料积累、湖泊科学理论与技术野外试验、湖泊资源优化利用和生态修复技术示范,以及湖泊科学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努力为国家、地方的科技需求提供实时高效的一流科研成果,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提供完备切实的一流科研服务。
太湖站是国家公益性研究平台,占地面积7.5hm²,拥有7000m²的实验室、生活和会议用房,建有标准气象观测场、40亩水上综合试验场、30亩湖滨生态试验场和10000m²的太湖湖泊物理模型系统,配备大型综合科考船、采样快艇以及野外科考车和完善的湖泊生态环境研究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可以为来自国内外的研究人员提供便利的研究条件。
图 1 太湖站平面分布图
图 2 太湖站水上实验场
数据集介绍
本数据集整理了太湖站2007–2015年8个长期常规监测站点的逐月理化数据,包括透明度、水深、水温、电导率、悬浮质、溶解氧、pH、硅酸盐、磷酸盐、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态氮、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和溶解性总有机碳,共计16个理化指标,13810个数值。太湖站在样品采集、分析化验和数据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CERN统一制定的水环境观测规范、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以及水环境观测质量控制规范来开展相关工作。使用箱线法对数据进行质量检验,检验结果显示16个指标中有10个指标的有效数据占比达到95%以上,仅有1个指标的有效数据占比在90%以下。
本数据集对深入了解太湖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揭示水体内能量流转及物质循环过程、探索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蓝藻水华爆发机制提供数据基础,为蓝藻水华预测预警、富营养化防控治理及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提供科学支撑。
图 3 太湖站8个常规监测站点分布图
数据引用方式
闵屾, 钱荣树, 朱广伟, 等. 2007–2015年太湖水体理化监测数据集[DB/OL]. Science Data Bank, 2019. (2019-08-14). DOI: 10.11922/csdata.2019.0037.zh.
论文引用方式
闵屾, 钱荣树, 朱广伟, 等. 2007–2015年太湖水体理化监测数据集[J/OL]. 中国科学数据, 2019. (2019-09-02). DOI: 10.11922/csdata.2019.0037.zh.
数据访问地址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服务平台:
https://www.nesdc.org.cn/sdo/detail?id=5fa53680042ebb70d0c833d7
科学数据银行:
https://www.scidb.cn/detail?dataSetId=6336944613558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