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塞罕坝站)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塞罕坝机械林场,处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系余脉与冀北山地交汇处,是我国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的东南边缘,地势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阶梯状地质地貌。塞罕坝是我国暖温带向温带过渡地带,植被景观十分丰富,既有森林、草原,也有湿地和水体,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植被类型以华北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为主,阴坡或半阳坡也分布着较大面积的天然白桦林、蒙古栎林等。塞罕坝站研究方向主要涵盖生态学、环境学、生物环境化学、地表过程物质循环、人地系统模拟、气象学和大气科学等学科。塞罕坝站定位:立足科学前沿,开展长期系统观测和实验研究,支撑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建设,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在全球变化的生态响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取得若干重要的研究成果;塞罕坝森林站目标:为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与管理策略提供全面数据支撑;并为我国北方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决策支撑,为以艰苦创业为标志的“塞罕坝精神”增添科学要素。